一開始,你會看到一個這樣的畫面,讓你可以選擇要開發的組件(Assembly)跟套件(Package)
其實裡面已經有一些你現成可用的選項(有examples,MyApps,reference,tutorial,uppsrc),包括所有隨著Ultimate++提供的範例、元件(object)與程式。
你可以注意到有個MyApps,這是它預設用來放置使用者自己開發的程式,你當然也可以自己設定新的組件,以便適合你自己的使用。
而examples裡面有一堆現成的程式,包括家庭預算表、文書處理、SQL範例等等,讓你可以直接參考許多現有程式,甚至可以用來修改或者增加自己所需要的功能。而且這些幾乎都具備多國語言支援,但是內建只有簡體中文,所以你都只會看到英文的畫面(在繁體中文Windows之下)。
把游標移到Assembly區塊裡,按下滑鼠右鍵,會出現一個對話框,讓你可以新增、修改或刪除組件。
在這裡,我會新增一個Mylearn的組件,以便用來學習Ultimate++之用。
在新增的時候,你需要指定相關路徑,以便TheIDE知道要把檔案放到哪裡!Package nests是指相關程式碼的位置;Output則是把編譯結果輸出到哪裡, common files則是一般執行/編譯需要的檔案在何處. 基本上,如果你都不清楚,先依照預設值來處理!而我則是把MyLearn放在MyApps的路徑裡面,output也是改到哪裡,以便集中管理。
而當你指到某個組件裡面,按下視窗下面的new package,則會出現一個這樣的視窗,讓你知道可以撰寫怎樣的程式。而第一個讓我們先輸入main並且讓template保持在
接著你會看到TheIDE已經進入標準作業模式了!就如同下圖:
接著從project->main package configure裡面叫出如下的對話框,並且輸入console, 以便產生最簡單純粹的編譯檔(如果你輸入GUI, 那就會要對應一大堆的framework裡的元件囉):
接著,請貼上這段程式碼到main.cpp裡面: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char dummy;
std::cerr << "Hello, platform! " << std::endl;
std::cin >> dummy;
}
接下來你按下Build->Build或
Reference from Her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