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05

人才可不是蒸饅頭…

近年來,台灣就業市場出現一個弔詭的現象,一方面失業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企業又高喊找不到人才。根據1111人力銀行公布的最新調查指出,近8成企業深感「人才荒」加劇,其中,又以傳產製造業最憂心;企業最缺的並非高階人才,反倒是第一線技術及基層人員。



不過我覺得把所有問題都歸罪在所謂沒有人才這件事情上,應該把問題看得太單純。我覺得大多數的人仍然只是在意自己的付出比不上收入而已。其實讓我們仔細看看,所謂的傳產不缺高階人才,而缺第一線技術與基層人員,依照我們幾乎都是代工性質的中小企業,請問給得起怎樣的薪水呢?跟目前大多數正在蹲就業市場的待業者心中期待落差有多大?

別的不說,很多人喜歡來批評所謂的22k,覺得這是政府的一大弊病,設定下去之後,所有的薪資就要跟著這標準來走。好,那假設政府來個公開調查,大家覺得職場新鮮人應該要拿30k才對,你覺得企業買單之後,還可以存活多久?其實並不會立刻有答案,但我深信許多大企業給的入門薪水高於此一數字,但依然找不到人可用,為何?它付得起價碼,但沒有夠格的人可以用。這個問題算是教育體系與企業都要檢討的一個問題,就是企業與教育體系彼此之間對現實職場上的認知已經有了明顯的鴻溝!許多在教育體系的人,壓根沒進過職場,除了會考試跟紙上談兵之外,其實並沒有比學生強多少。你要這些人來當作政府智囊與幫企業訓練人才,真的有點…不切實際!

我個人在大學求學時,系上老師很多都是親自參與許多工程的施作,往往在講解課程時都可以引用過去實務來告訴學生一些真實案例,並且告訴一些實務的細節,以免到了現場去鬧笑話。但是現在許多老師,可能讀完了博士又一頭扎回到了學校,一點實務經驗都沒有。而許多企業與學校合作案裡面的人才,可能也不會回學校去,直接跑去企業裡面賺股票了,久而久之,你搞你的、我搞我的,再加上文人相輕,彼此不屑,自然就讓企業跟教育體系給脫節了!

這部份還只有提到高階人才!這種人才的薪水高、數量少,坦白說,一向並非就業市場的主流!而一線的人呢,大多數都是作業員,進入門檻低,替代性高,誰來都可以,願意作就好!當就業市場無法滿足這樣的職缺需求時,基本上只有一個問題--錢太少!而這問題的可能起因有

一、老闆太狠,而且把自己的所得當作成本之一,也就是無所謂公司盈虧,我就是要拿走這麼多,一旦材料成本墊高,自然立刻就去作賤工人,那…鬼才要上你的班啊!
二、如果老闆沒這麼惡毒,真的很善良,依然給不起好薪水,那就是客戶太厲害!因為現在的客戶多半都是比代工廠還要精明,自己過去也搞生產,但成本算一算划不來,就丟出來給我們台灣人搞,然後一堆人都會,彼此削價競爭,殺價殺到流血見骨也無妨,自然就便宜了客戶!但是彼此的成本結構也都攤在客戶面前,讓它比較分析,反而掌握得比廠商還精準,利潤自然也就少得可憐。而利潤不好時,工人怎能有好果子吃呢?
三、缺乏關鍵技術綁住客戶,我們許多傳產,甚至於可以說全國大概只有台積電跟鴻海可以讓客戶不太敢跑。但是鴻海本來賺得就少,這些年來都是靠併購把營收金額一再拱大,順便弄點股票來貼補,賺的錢雖然有幾百億,但是跟營業額比起來,就只有5%以下的利潤,在台僱用人數還少得可憐,到底該怎麼評論,我也不太知道!台積電還不錯,客戶依賴性高,而且愈來愈多客戶,毛利也不錯,曾經有50%以上,自然人才濟濟。但是要進去可不是太多人都可以,還限制科系,而且每年雖然投資上千億買設備,九成以上都送老外,這樣…到底有多好,我也不知道該怎樣說。至於其它的廠商,真有那種客戶不敢沒有你的案例,我孤陋寡聞,還真不知道呢!

坦白說,人才不是饅頭,一蒸就有!很多事情要長遠規劃,但政府跟民眾習慣要立竿見影,於是政策荒腔走板,胡搞瞎弄,會搞成今天這樣,不是阿扁跟馬總統就可以搞垮的,而是幾十年來,從老蔣、小蔣、李國鼎他們那時候就開始了!過去只是全球經濟大好,我們順帶起飛,就把執政者捧上天,大家也自認自己很神,等到逆境時,才有機會看清楚問題所在,但能有多少機會補救…我不樂觀!

1)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20905001655&cid=1206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