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6

談前瞻,該先確認門檻

政府為了推動許多建設,就推出一個前瞻計畫。當計畫項目揭露之後,許多人就對內容有意見,說這樣也算前瞻嘛?結果最後就被戲稱為錢沾計畫,意思是大家來分錢。不過到底怎樣的計畫可以算得上前瞻呢?而且又該怎樣來驗收這樣的計畫呢?這兩個部份倒是都沒看到媒體揭露,或許大家都不太在乎吧,只在乎自己能否分到錢!?



反正國人很喜歡講十大建設當案例,我們就先來看看十大建設。該計畫內有六項是交通運輸建設,三項是重工業建設,一項為能源項目建設,總花費在當時估計達到了台幣2,000至3,000億元之間。交通部份是中山高速公路、鐵路電氣化、北迴鐵路、桃園機場、台中港、蘇澳港等六項。而重工業建設是大造船廠、大煉鋼廠、石化廠,能源部份則是核能發電廠。坦白說,因為當時的台灣啥都沒有,這些看起來都是挺有需求的基礎建設。當然,當時也有人批評說高速公路是給有錢人用的,結果呢?現在大家都在用!所以許多建設,可能在當下都會被人批評,而日後才會看得出推動計劃者的高瞻遠矚,因此當下的批評到底對不對,該不該接受,這真的得看主事者的智慧。

那回頭來看看前瞻計畫,這個經濟建設計畫包含「綠數水道鄉」五大建設計畫:綠能建設、數位建設、水環境建設、軌道建設以及城鄉建設,規劃以八年時間投入總經費約新臺幣8824億9000萬元。在軌道計畫裡面有高鐵臺鐵連結成網,臺鐵升級及改善東部服務、鐵路立體化或通勤提速,都會區捷運,中南部觀光鐵路。就我個人看起來,其實跟前瞻沒啥關係,主要就是一些基礎建設的補強而已。但是論其必要性,目前很多人就喜歡挑剔說中南部誰坐捷運啊、我騎車更方便之類等等來吐槽。

其實這種論述就很容易沒結果,如果你公共運輸方便,自然就會吸引人去使用。但公共運輸需要時間建設,這段期間自然是私有交通工具佔上風。不過等到公共運輸能夠負擔過半運輸量後,自然就會增加吸引力,讓更多人願意選擇大眾運輸。至於大眾運輸要不要賺錢?其實可以看看全球公共運輸賺錢的案例有多少後,再來比較。坦白說,一般都是賠錢維持的。而且如果賠錢就別幹了,臺鐵高鐵都該撤了先吧?台北捷運也差不多別談了!不是嘛?

至於綠能建設,坦白說這些目前對台灣而言都只能當作輔助電力來源使用,畢竟都還無法24小時365天穩定供電。但在政府跟網軍的吹噓下,講得好像是已經遠超核電、火力發電的發電方式。而且這些都還沒談到太陽能發電板的回收對環境衝擊,政府跟民間都閉口不談,還靠著台電補助收購,來大發私有財,這部份才真是糟糕之極且該盡速改進的部份。坦白說,民間發電賣給台電,絕對應該支持。但是不應該高價補助,然後再讓這些人低價購買台電的電力來使用。真要發電賣給台電,你應該從台電電網斷開,能夠自給自足後,再把多餘電力賣給台電,這樣才是合理的最法。

至於水環境建設,我個人是覺得很必要,雖然遠遠扯不上前瞻,但你總想要穩定供水吧?也不希望沒事自己的住家被水淹吧?水環境建設本來就是一個長期且該持續檢討的基礎建設,你說要掛進來吃預算,那只能說平常主管機關都是失職!而且政府在預算編列上,從行政單位到監督機構,通通該拉出去打屁股!而說到城鄉建設,坦白說就更不前瞻了!這是縣市政府該做的事情,現在讓中央編預算來搞,那就是各縣市政府失職!所以我個人反而覺得這倆部份應該剔除,改讓主管單位以年度預算去處理才對。

當然有人肯定發現我怎麼漏掉了數位建設?其實沒漏掉,是現在才要談。依照揭露的資訊,數位建設預計4年花費461億元特別預算,以及年度科技預算共733億元,再加上民間投入2,000億元寬頻建設及200億元內容與服務研發經費,使得2020年數位經濟佔GDP比重25.2%,促成文創及內容產業成為兆元產業。是不是很熟悉?又來個兆元產業!這好像是政府的習性了,產業不上兆,彷彿國民會無感!你說四年一千多億,就可以讓數位經濟成為兆元產業,我個人其實想好了,到時候就把沾得上邊的產值都拿來湊,這樣就破兆。至於實務上該不該算進來,沒人細看嘛!反正記者跟豬一樣,餵啥都寫啥,更懶一點的還直接抄新聞稿,妥妥的,是吧!?

坦白說,這樣捋一遍,需不需要?其實還都挺需要,但歸屬不對!至於是否前瞻?我只能說你要拿怎樣的標準來驗收了!許多基礎建設,但求有,不求自製!所以,買國外的來用,可能才是最實惠的選擇!但如果說數位建設這種,要成為GDP的一部分,那就肯定是要能拿去賣錢,你就得拿國際上的同行水準來比較一下,才能說嘴。坦白說,國內現在還有自行研發的資安公司嘛?別說趨勢,人家總公司跟股票上市都在國外,我一直不理解怎會把它說成台灣之光呢?但看看台積電這種董事長是美國籍、股份七成是外資,也天天說是台灣之光,政府的腦洞大概都是黑洞會發光的等級吧?

再說AI,我們喊的是AI on device,我是不太知道這樣怎麼能夠掌握AI的雲端技術呢?難道說手機要跟基地台通訊,是基地台要遷就手機,而不是手機遷就基地台?況且看我們四年只投資1000億的水平,連大咖的毛都比不上,還說要怎樣怎樣?啊~…黑洞不只發光,還開始噴物質出來了呢!

坦白說,在想計畫名稱前,別老用文組那種黑洞會發光的腦洞水準來想,好歹從理工科的嚴謹上面去看待一下,前瞻?先討論一下門檻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