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幾位縣市首長,每個人都義憤填膺地透過直播或記者會,來對傳統市場大加撻伐。主要是因為這次疫情發展中,台北市除外,其它縣市的確診者足跡看起來,傳統市場的出現次數很高,但這真是相關疫情的傳染關鍵嗎?我個人覺得似乎主管機關都沒人去量化,只是憑感覺,這樣真的能有效防堵嗎?
其實從去年開始,坊間就有種說法,那就是疫情沒擴散,不是CDC幹得好,是民眾忒怕死,縱使說不必戴口罩,依然戴好戴滿。但這說法似乎就被這次疫情給一棒挑翻,完全不成立。所謂民眾怕死,主動戴口罩,那是怕罰款吧?要不然你看看沒有罰則,誰戴口罩?其次這次怪罪給范雲說是修改成3+11才有破口,但調查至今,顯然又不成立,因為CDC某委員先說去年就有10起社區感染,然後現在又說國內流行早於諾富特疫情,那繼續噴范雲的用意何在?夙仇而已。
說白了,如果每個人去傳統市場購物,都把口罩戴好,然後搭配CDC疫調所說跟確診者近距離相處不超過15分鐘,風險極低,那坦白說,傳統市場本來就不會是傳染的所在,而是哪裡?家庭跟風化場所。但政治人物基本上都跟風化場所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家庭也不好下手,自然只能找軟的捏,傳統市場就倒楣了。
坦白說啦,看到現在,主管機關一直都不量化各種風險的參數,只是憑感覺來施政,那就只是所謂的政治考量。反正我也沒打算革命,就看戲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