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年,薪資問題一直是媒體跟鄉民們很喜歡討論的議題之一。而最常見的報導就是我們的薪資又跟多少年前同一水準了。但是這樣比較的意義到底在哪裡?
基本上,現在還去幻想當初經濟起飛的薪資,我個人就覺得很不切實際了。怎麼說呢?十幾二十年前,那時候很多高薪的工作是來自於想要拿台灣當跳板、前進大陸的外資企業。我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以前IBM每天下午會請外賣來提供下午茶,那種感覺跟現在我們在網路媒體上看到Google公司裡面有餐廳,當時的震撼是差不多的。
如果有人有留意,應該很容易地就會注意到很多資訊業界高層都有待過IBM或HP,而這些人也很大比例當初都去待過中國,而後又回來創業,這代表什麼?當時有機會,而後中國大陸本土人才起來,他們階段性任務結束,當然只好回來。畢竟,你怎樣利害,也沒有在地人脈網絡這個強項,而且本土市場你怎樣也沒有當地人掌握得好,沒有價值,當然只好回來。
或許很多人沒有注意過外企跟本土企業本身薪資的落差,跟企業基本心態的不同。過去很多人聽說外企的故事多半都是針對砍人很迅速開始的,但其實當你待過外企,你會發現其實基本待遇跟被對待的心態是遠比國內企業要好,而且也可以理解為何人家砍人的時候會那麼果決,因為它過去至少是依照企業平等地對待你,所以當你表現不符合契約要求,人家讓你走也只是符合當初契約精神而已。
現在反過來說當下,自從外企紛紛進入中國市場,花了20年培育人才,對於台灣人才的需求自然而然地就減少。況且目前也把中國大陸培育成世界市場,購買力驚人,兩相比較,我個人是非常同意郭董最近說的「它如果是外企,也不會來台灣投資」的說法。而外企走了,本土企業又多半是中小企業外加家族經營,還長年透過獅子會、扶輪社來交換刻薄員工心得,你說國內薪資怎麼會好呢?
而且我還沒有提到更重要的一點:當年的員工升級成老闆之後,真的會對員工比較好嗎?看看現在所謂創業的老闆,對於員工薪資的表現,我自己給的答案是沒有!而且跟和珅一樣,自己從基層搞起,對於當初基層手法瞭如指掌,所以搞得底層更痛苦。而且把大多數可弄到的利潤都掌握於一己之手上,員工的痛苦指數只有攀升、沒有下降的機會。
此外,我們自己很少從源頭掌握的商機,多半都是從中間提供一小段服務的機會。這種幾乎在全球成長趨緩的情勢之中,能夠生存的空間也愈來愈小,老闆為了不要刻薄自己,當然就把問題轉嫁給員工,所以痛苦指數又增加了。
坦白說,最近看到媒體、政黨乃至於勞工團體都一直要求政府要保護勞工工作機會、要提高工資,但是我想請教,透過政策可以落實多少?大型企業違反勞基法的比例遠低於中小企業,而對抗中小企業只能靠強力工會,但可惜強力工會又多半存在於共產國家…
所以,討論工資前,還是先把企業獲利能力跟勞工團結問題(特別是工會一說收錢,勞工跑得飛快)給解決一下吧!這兩個問題都是要靠勞工才有機會解決的!而解決了這兩個關鍵,薪資問題才有開始繼續討論的機會。否則,天天報導,10年之後不過數字增加而已啦!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