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去韓國玩,聽那位嫁去韓國的CCR導遊介紹,說當初韓國人對於FTA也是非常反感,進而抗爭,但因為正巧有些國際事件,把注意焦點引開,因此李明博就陳倉暗渡,搞定此事。但時至今日,國民開始體會FTA的好處,個個都覺得開放才對。
其實ECFA跟服貿協議也類似這樣,任何的開放都一定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不過當我們看看2010年4月,兩岸ECFA談判接近尾聲,引發南韓總統李明博在青瓦台召開緊急會議,與內閣共商對策。三年之後的今天,韓國已經和歐盟、美國等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國際競爭力突飛猛進。台灣呢?當年與對岸簽了一個「架構協議」的早收清單,只涵蓋一成六的雙邊貿易,如今三年之後好不容易談判再往前走了一步,草簽了兩岸服務業協定,卻又掀起軒然大波,生死未卜。
我們現在普遍的看法都是情勢已經很好,似乎沒啥需要更上一層樓了。殊不知國外大家都努力競爭,不願落後。而自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我們一直沒受創,反而變成一個落後族群,這樣從5年後的今天看起來,當初沒受創,似乎反而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大家都安於現況,反而讓競爭力持續下滑。
嚴長壽、戴勝益最近都提出年輕人太安逸了,坦白說你看看所謂宅神、御宅族、媽寶比例不斷提高。而許多人稍有成就之後,就開始去騎車環島、規劃休假等等,坦白說,我們的確是有很多該檢討的地方。但我們會檢討嘛?好像不會,鄉民只要回捅你幾槍,就自我感覺良好,然後繼續沉淪下去!反正罵政府就可以讓這些人繼續存活、接受現實的落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